发布于:2025-03-05 05:15:08 来源:a8直播 点击量:14次
2月25日,市场监管总局召开部分企业公平竞争座谈会,与天合光能、晶澳科技、隆基绿能、阿里集团、京东集团、北汽集团、奔驰集团等7家企业有关负责人围绕整治“内卷式”竞争进行深入交流,听取意见建议。
去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同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定调,“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
在2024年11月举行的储能大会上,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公开炮轰内卷,他批评道储能行业以低质、减配实现的“低价”,不具备经济效益,更没有可持续性。2024年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也炮轰了汽车行业的内卷,他批评汽车行业简单粗暴价格战的结果会是偷工减料、造假、售假。2024年12月26日,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召开了新型储能防止行业内卷式竞争闭门研讨会,旨在反内卷、反低价、促进储能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朱克力也发声道,内卷式竞争阻碍了行业健康发展,打价格战的企业因为利润过低,就没有余力去支撑长远的研发投入和创新。
在全国两会即将召开的当口,这一系列反内卷的会议,预示着今年两会反内卷有很大的可能性成为代表和舆论热议的线也能业绩不错
有一位互联网打工人经常会拍下科技公司扎堆的北京后厂村每天晚上下班后的景象,结果显示百度、腾讯、新浪等网络公司到了晚上八九点都还是一片灯火通明,而被认为身处竞争更激烈的PC产业的联想公司总部,到了晚上八九点就一片漆黑,停车场空空如也,看不到几个员工加班,员工们纷纷下班去陪自己的家人、看书、健身,工作与生活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平衡。
我很好奇的去翻了下联想的最新财报,结果却意外的发现,该公司2024/25财年三季度财报营收同比增长了20%,净利润同比增长了106%,三大主营业务均实现双位数增长,非PC业务营收占比突破46%,同时,主营业务做健康、稳定以后,公司会有更多的余力用于关乎未来的AI相关新产品,例如AI PC、DeepSeek模型相关业务的研发,研发投入同比提升了14%。
在互联网行业因盛行“996”高强度工作模式备受争议的时候,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明确说反对“996”,
他主张工作与生活应该平衡。因此联想不强制要求员工打卡,特殊情况下可以远程办公。该公司规定,每月累计加班时间不能超过36小时。如果不得已出现了加班的情况,正常工作日,公司将按员工工资标准支付150%的加班工资,休息日和法定节假日,将分别支付200%和300%的加班工资。因此联想连续三年荣获“福布斯全球和中国年度最佳雇主”称号。
同时,联想与数千家供应商建立起了紧密的合作共赢关系,很少发生压榨供应商的情况,许多供应商在联想的带领下走向国际化,做大做强。
联想集团跻身全球最权威供应链榜单Gartner全球前十 继续蝉联亚太供应链王者
第一批成功走出内卷的企业,很多都有一个共同特征,长时间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情,例如坚定投入最难的制造环节。
1992年,宏碁集团创始人施振荣提出了著名的微笑曲线理论。意思是,在产业链中最赚钱的是两端——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环节,而处于中间环节的加工制造附加值最低。当时,全球产业分工日益细化,制造业竞争非常激烈,台湾地区的电子代工产业面临着利润微薄的困境。该理论为企业指明了提升附加值和竞争力的方向,促使企业向产业链两端延伸,影响深远。
我们发现许多走出内卷并形成护城河的产业,反而是在当年最被人看不起、最难的制造环节。
例如PC产业看起来好像谁都可以进来做,但是表现出极强的规模化效应和全球化效应,而这两点恰恰是极高的进入门槛,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一旦建立起了这两点优势作为“护城河”,其他竞争对手进来的门槛极高。
前段时间我曾经问一家手机生产厂商的朋友,说你们前几年不是推出过几款电脑产品吗?怎么现在推出新品的速度慢了很多,他就直言,我们拼不过头部的那几家PC大厂,例如英特尔新出的电脑芯片,会首先给这几家PC大厂,因为他们的出货量大,给的价格还便宜。
在并购IBM的PC业务后,联想的市场占有率迅速进入世界前三,规模的扩大使得联想在与英特尔、微软等厂商采购时的价格迅速下降。联想发现当时联想生产、配送一台电脑的成本仅为11美元,而IBM高达60美元,并购后通过大幅度降低IBM的采购、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公司盈利迅速提升,从而变成一头源源不断贡献利润的现金奶牛。
去年我到联想的合肥工厂参观,因为PC产业有着非常强的淡旺季特性,因此这个工厂的工人需要在8000名到2万人之间波动,一年工人的累计入职量就在5万人以上,同时上游零部件厂商需要适配那些个性化客户小批量的订单,因此主流的电脑厂商一般都是自建工厂+部分外包的生产方式,这更加拉高了其他厂商进入的门槛。
例如在联想合肥产业基地,每年需要应对300多种新产品,平均每天要有8000个订单,80%订单都是小于5台的。同时为了更快地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工厂还设置了“24小时关单率”,意思是一个订单来了之后,24小时之内就要“关单”——完成生产,交付出去。这给本就复杂的现场生产带来了指数级增长的难度。
随着制造业的发展越来越精密化、规模化,制造环节反而变成了很容易形成企业护城河的环节,
一方面,制造涉及大量复杂工艺与技术,这些都是长期实践与研发投入的成果,像精密模具制造的工艺就很难被快速模仿。另一方面,高效的生产管理,从计划到质控,是复杂的系统工程,丰田的精益生产便是典型。而且,先进设备与完善基础设施是制造的硬件支撑,如芯片制造所需的光刻机和超净车间,对资金实力要求极高。
此外,制造环节与上下游供应链紧密相连,出色的供应链协同能快速响应市场、降本提质,特斯拉和电池供应商的合作就是范例。同时,制造还需要大量专业人才与优秀管理团队,这些人力要素的积累与凝聚,也构成了企业的独特竞争力 。
近些年来许多企业为了图省事,把制造环节完全外包,反而导致了自身竞争力的下降,就被迫陷入内卷。
这也难怪在前些年流行将生产环节外包后,这几年头部大厂又纷纷自建工厂起来:特斯拉自建工厂、小米自建工厂、比亚迪自建工厂、三星自建工厂……
和PC市场类似的还有家电里面的微波炉市场,格兰仕一家占到全球50%左右的市场占有率,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最畅销的微波炉型号的市场售价都是在四五百块人民币左右,格兰仕公司长期通过低成本和规模优势作为护城河,因此其他厂商很难进入这样的领域,也没有太强的进入意愿。
电商是内卷的重灾区,因为许多新兴品牌都没有自己的工厂,大家纷纷成立一个新的品牌公司,找那么少数几家工厂代工,然后一个产业一夜之间就冒出来几百个新兴品牌,产品高度同质化,最终就开始竞价流量、卷价格。
但是要在制造环节形成牢固护城河,没有一家公司不是花费了超过十年以上时间的。这是难而正确的事情。
PC、手机、家电、汽车这种以规模和成本取胜的行业,最终大部分都会走向全球化,因为做全球70亿人的生意,远比做中国14亿人的生意能提高规模、摊薄成本。
而“真出海”,则是在骨子里把自己看作是“全球化企业”,利用全球的资源和人才来发展自身业务,
需要指出的是,许多中国企业的高效率,是以过度压榨员工和压榨供应商为代价的,欧美和日韩的企业,其实也经历过此阶段,然后经过长期博弈后,最终形成了效率与公平的平衡,而许多中国企业还没有走出这一阶段。
例如联想手机业务负责人塞尔吉奥·布尼亚克是巴西人,他对联想在南美尤其是巴西市场的开拓贡献显著,在他的主导下,联想旗下的摩托罗拉品牌手机推出了内置数字银行账户、带香氛等贴合巴西消费者需求的手机,同时在巴西本地建立研发部门,投入大量资金加强研发。目前联想的手机业务在巴西市场已超过苹果位居市场第二名,仅次于三星。
许多老板,会给员工画一个饼:今天的卷,是为了明天的不卷。结果却是,没有最卷,只有更卷。
企业创立之初,老板总是把“我们是勇于探索商业模式的公司”,“我们是新兴起的产业”挂在嘴上,意思是,员工加班,搞价格战,压榨供应商,加速内卷是合理的,但相对应,初创企业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特质,往往可以出奇制胜,在市面上很受关注,他们被称为“新锐企业”。因此大家往往对新锐产业、新锐企业的卷,有一定宽容。